技者,工匠之巧也!在中國制造業由大謀強的進程中,職業教育不可或缺。作為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、首批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、國家級產教融合基地,金華市技師學院始終以培養時代優秀工匠為己任,形成了頂崗實習、工學交替、訂單培養、共建實訓基地、新型學徒制、員工培訓、生產技術攻關、三位一體、雙創平臺等九大校企合作模式。畢業生供不應求,一個學生有七至八個就業崗位可供選擇,企業滿意度高,就業穩定率保持在九成以上。
自1979年建校以來,金華市技師學院從白手起家到三校合并,到四次收購破產(歇業)企業,再到今日的全國文明校園、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、浙江省中職教育名校,43年風雨兼程、砥礪前行,為社會培養、培訓各類技能人才25萬余人,以鮮明的辦學特色,成為浙江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幟。
近年來,學院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、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、浙江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、浙江省技工院校十大“最美校園”等省級以上榮譽90多項,被譽為“金藍領的殿堂”“技師的搖籃”“高技能人才孵化器”。
建五階鑄五品 精善師資建構模式
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,是學校辦學水平提升、人才培養質量提高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。金華市技師學院扎實推進“建‘五階’培養體系,鑄‘五品’精善師資”的建設目標。
“五品”即思想素養、人文素養、知識素養、能力素養與創新精神五個核心品質,而“五階”即新教師、達標教師、骨干教師、專業(學科)帶頭人、名師五個成長階段,層層遞進、步步深入。同時,依照“目標引領、研讀交流、實踐探索、總結反思”四個步驟進一步開展師資隊伍建設。
發揮名師效應,學院成立了一批名師工作室。依托名師工作室,定期以公開課的形式開展不同類型和主題的課堂展示和研討活動,成為青年教師研修的重要平臺。學院首位獲“省首席技師”的潘曙明老師,就是教師成長的典型代表。作為陳愛華名師工作室一員,潘曙明是學院2003屆畢業生,2006年應邀回母校任教。從一名青年教師成長為校骨干教師、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研組組長、機修鉗工高級技師、機修鉗工高級考評員、全國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。先后被授予“金華市青年崗位能手”“浙江省技術能手”“全國機械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優秀教師”等稱號。
為培養穩定的教師人才隊伍,一方面,學院不斷完善骨干教師、專業(學科)帶頭人選拔和管理辦法,以課堂教學為陣地,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,促進教師專業成長;另一方面,積極引進企業技術研發項目,在提高名師工作室對外服務的能力的同時,提升教師的技能研修水平。除了外引內培的方式,學院更是把教學觸角延伸至企業生產環節——建立企業講師團,打通了優化師資結構的外通道,使得學生崗位適應能力更強,穩崗率得到更大提升。外聘兼職教師和技術能手的引進直接提高了“雙師型”教師比重,優化了學校師資結構。
在教師評價體系方面,學院積極推進制度完善和創新,以賽促教,構建“勝任力模型”,制定綜合評價表。如今,學院擁有一支以專業(學科)帶頭人引領、“雙師型”為主體、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?,F有全國技術能手5人,省技術能手20人,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,新時代浙江工匠1人,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1人,省市級學科(技能)帶頭人27人,省市首席技師5人,省市技能名師(大師)工作室9個,省創新創業示范工作室1個。
強技能重就業 實現產教深度融合
圍繞“辦什么樣的學?!焙汀霸趺礃愚k好學?!边@兩個根本性問題,金華市技師學院黨委書記、院長方濤表示,學院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,以培養金華企業所需技能人才為使命。為此,他時刻強調:“學必期于用、用必適于地?!痹谶@個大前提下,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成為學院辦學的必由之路。
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,學院緊貼地方產業,專業定位契合度高。將培養目標明確定位為高技能人才,有6年制技師班、5年制高級工班等多層次的學歷教育。
學院對接金華產業發展實際,依托自身在師資設備、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等辦學優勢,不斷完善機電工程、現代制造、經貿服務、信息藝術、汽車交通五大專業群建設。針對就業市場新需求,學院緊貼金華市“十四五”期間對智能制造、現代服務、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規劃,持續優化專業布局,對現有專業進行動態調整,2022年新增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應用、數字媒體技術應用、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。學院不斷完善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,積極推動公共實訓基地場地、設備、師資共建共享,實訓實驗設備總值達1.1億元。近三年,校企共同開發產教融合教材10冊,共建學習工作站16個,為高技能人才培育奠定扎實基礎。
瞄準產業龍頭企業,金華市技師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實踐,工學交替、訂單培養、新型學徒制等合作模式,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。近年來,每年參加工學交替教學活動的學生超千人,專業覆蓋面超90%。被授予浙江省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、第二批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。目前,參與企業10余家,學徒制試點專業8個,選拔雙導師70余人,共建13個“高技能學徒工作站”,完成了2000余人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培養工作和46個技師研修項目,其中,“‘研修式’現代學徒制校企聯盟”入選浙江省“中職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”校企合作共同體項目。
此外,學院大膽探索,對接金華市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、浙江菁英電子商務產業園、阿里巴巴·菜鳥金華產業園等三個產業園,設立新能源汽車學院,開展創客實戰班、創業實戰周等合作活動,填補產業園技能人才緊缺短板。
應時而動的就業方式,更好地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。每年學院均為企業組建“冠名班”“訂單班”超10個,通過定向與靈活相結合、頂崗實習與畢業生就業相結合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,前置就業問題,保證就業率。
產教的深度融合源于師生的技能滿格。2006級電氣工程專業的徐衍,2010年進入今飛集團,在一線腳踏實地做了2年電工,由于技術過硬,被外派到貴陽參與新工廠建設。到貴陽第3年,升至設備科科長,如今已是今飛集團資產部安環總監。專業精、技能強、肯吃苦、不放棄,是領導對他的評價。
近三年,金華市技師學院師生參加各類競賽成績喜人:教師省級以上獲獎69項80人次,學生省級以上獲獎238項288人次。其中柳一等6位學生入選第45屆、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。
育品格促成長 打造五育素養平臺
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,人像樹木一樣,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,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。應當是:立腳點上求平等,于出頭處謀自由。在金華市技師學院,始終堅持“教書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務育人”的根本宗旨,提倡“德技兼備、以德為先”。德育管理怎樣才能走心、生根、落地并達到知行合一?
班主任是學院德育工作的中堅力量,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引路人,是溝通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的橋梁。在今飛集團擔任總經理助理兼銷售總監的2001級學生范淑珍,至今難忘班主任范秀芳老師的淳淳教誨。她坦言,老師的關注、關愛、關心,不僅溫暖了她,更凝聚了一個班級的情誼。畢業至今16年過去了,當年的班集體絲毫沒有改變,一直都在聯絡著。也正是班主任無私的愛,讓她學會了嚴謹、養成了認真負責的習慣,從而在工作中能很快脫穎而出。
2014級經濟貿易系會計專業的唐鈺琳,2019年7月畢業實習(預就業)進入今飛集團審計部,一年后順利轉正。今年調至汽輪主機事業部營銷部內務科任科長。唐鈺琳透露,工作中需要的很多能力都是在學校里鍛煉出來的。除了專業技能,學校的文明崗哨、學生郵遞服務中心的工作、學生會的經歷都讓她記憶深刻,尤其是在學校的入黨經歷,讓自己努力想要變得更優秀,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從而在工作中嚴于律己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這些正是學院創設“大德育”環境,實行全域素養教育的成果。金華市技師學院堅持“面向全體學生,尊重、關愛、服務于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”的宗旨,做好核心素養與德育對接,全面應用于學生德育的課程和實踐中去,打造傳統文化、7S管理、“三自”教育、實踐活動、健康教育五大平臺,構建“四位一體”德育網絡,編制學生個人成長手冊,創新“知行合一”德育評價體系。而“第一課堂+五育平臺”核心素養培養模式獲金華市職業教育典型案例一等獎。
不同于一般意義的“素養”,德育中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,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,反映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、社會公認的價值觀。而這些正是每個學生除了專業技能外,最應掌握的。其中,堅持“工匠精神”的傳承和培育也是學院一以貫之的堅持。
“教育的意義是健全完整的人格。我希望每一位同學在學校里獲取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本領,更應該是健康的三觀、積極的態度、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。學會做人、學會做事,從細微處入手,從而讓父母對孩子有信心、孩子對自己有信心,擺正心態,做好人生發展的規劃?!狈綕f。
樹品牌增后勁 提升社會服務能力
主動提供社會服務,承擔社會責任,是金華市技師學院辦學的活力之源。
學院具備承擔企業技術開發、技術服務的功能,積極支撐“技能大軍”建設。學院大力開展職業培訓,將社會培訓擺在重要地位,實施“一專一品”特色品牌培訓工程,加強技能培訓、示范引導、品牌培育,努力打造“雙高培訓”品牌,是浙江省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。在實踐過程中,學院不斷創新培訓模式,從單一的培訓模式轉型為“培訓+技能競賽”“培訓+行業標準”“培訓+素質拓展”等模式。
此外,金華市技師學院承擔了43個職業工種的技能等級認定工作,開展上崗操作證等九大項目培訓。年社會培訓2.8萬人次,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訓6000人次/年,培訓合格率81%,年技能等級認定近6000人,口碑良好,是金華“互聯網+”職業培訓領航者,是“雨露計劃”技能幫扶實踐者。
依托名師工作室,與企業共建“校企利益共同體”。學院充分利用師資、設備、資源優勢為企業解決生產問題。如探索“車間進?!蹦J胶汀把邪l進?!蹦J?,打造服務社會平臺升級版。近三年來,參與平臺實踐師生近10000人次,解決技術難題142個,完成服務項目32項,獲得專利22項。目前該平臺服務金華市10大細分行業,開發36個工業App,服務企業1003家的5880臺設備,助力企業實現低成本數字化改革,提升管理水平,打造高能級服務企業平臺,助推產業提檔升級。
一直以來,學院還主動為社會、企業提供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服務。承辦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浙江選拔賽、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“天煌杯”制冷空調系統安裝維修工決賽、2020全省技工院校教師職業技能大賽、2021年全省技工院校學生思想政治·文化素養學習競賽等省級以上技能競賽10次。
據統計,金華制造業企業的技術骨干中,近80%畢業于金華市技師學院或在學院受過培訓,百余位畢業生被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(中)職院校聘為實訓指導教師。
一屆屆畢業生就像金華市技師學院發給社會、企業的一張張金名片。據抽樣調查顯示,市技師學院畢業生在轉正后起薪5000元以上占比90.6%。用人單位滿意度90%以上。今飛集團HR陳娟對學院畢業生給予了高度評價:“技能強、態度好、作風硬?!蔽磥?,學院將繼續堅持“高端引領、校企合作、多元辦學、內涵發展”的辦學理念,以改革求突破、以創新求發展,對標省一流技師學院,力爭打造現代技工教育新高地。
(摘自:2022年3月28日《金華日報》第A5版、金華新聞客戶端)